•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2022-06-29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 作者:机关党委 汪梦 阅读数:8213 【字体:  【打印】 【关闭】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之所以选择读《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初衷完全是因为排名太高产生的好奇,一章一章往下读,字里行间的压抑和悲伤震撼住了我,而跌宕起伏的情节又促使着我继续,直到在小说的结尾看到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历史轮回般地喊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时,我才长舒一口气,仿佛与主人公阿米尔一样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

    风筝的线。《追风筝的人》在小说中明线记载的哈桑是个追风筝的高手,在阿富汗每年盛大的风筝节时,他可以“千千万万遍”为了少爷阿米尔去追;暗线则是主人公阿米尔才是那个追“风筝”的人。为了弥补童年时期犯下的错误,完成灵魂的自我救赎,他穷其一生都在追寻自己心中的“风筝”。也许我们都曾经是“阿米尔”,自私、胆小、怯懦,为了博得父亲的赞赏,不惜牺牲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哈桑。但他后期排斥哈桑、诋毁哈桑,这点是我在阅读过程中非常不能理解的一点。如果说阿米尔的第一次“犯错”是能救而不救哈桑,眼睁睁看着他被凌辱,是因为当时的恐惧害怕或者是太想得到父爱,那么在这之后为什么不能够及时弥补哈桑,反而要变本加厉地伤害他呢?后来,我想这也许就是人性阴暗的一面,哈桑就像是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提醒着阿米尔他的懦弱自私,让阿米尔内心备受折磨吧。彼时的阿米尔不过是个少年,换作我们,也未必能做到像现在这样言之凿凿及时止损吧。但阿米尔其实也是勇敢的,至少他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背负的罪孽。意识是觉醒的第一步,正因如此,最终他才能踏上转变之路,抓住了重新成为好人的机会,完成了人生的自我救赎。

    父子的情。影响主人公阿米尔一生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哈桑,一个是他的爸爸。所有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根源,还是幼儿学语时,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而阿米尔的第一个词是“爸爸”。对父爱的渴望似乎是阿米尔一切罪孽的源头,也正因父亲对哈桑超乎寻常的偏爱也成为阿米尔伤害哈桑的理由之一。误解几乎充斥着这对父子的一生,直到拉辛汗告诉阿米尔真相,原来为自己真诚奉献的哈桑竟然是自己的亲弟弟!他崩溃了!然而,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得到了再失去总比从来没有得到更伤人。由此,阿米尔也全面看到了父亲的一生,正如拉辛汗所言,父亲是一个被撕扯两半的人,他也有着不堪的经历,他对阿米尔的爱是因为正大所以严苛,对哈桑的爱是因为隐晦所以偏爱,这种近乎让阿米尔感受不到的严苛“父爱”,何尝又不是父亲对自身的惩罚呢?读到这,我想到,即便是那个有着与熊搏斗的勇气、与士兵不妥协的正直,也有哈桑离去时大哭的柔弱,有不愿领救济金自食其力的魄力,更有遭遇病魔袭击时惊人的毅力的父亲,也曾犯过不为人知的“罪孽”,终其一生也深陷痛苦无法自拔。“重新成为好人的路”,是阿米尔自身的救赎,也是替父亲的救赎吧。

    人性的光。拉辛汗是主人公阿米尔父亲的忠诚挚友和生意伙伴,更是阿米尔生活中的一束光。在父亲“嫌弃”阿米尔过于懦弱时,是他站出来为阿米尔辩驳,在阿米尔第一次表露出对文学写作的兴趣时,是他鼓励阿米尔勇敢写作,并成为他第一个读者。小说的最后,也是他告诉阿米尔真相,引导阿米尔走上自我救赎的道路。在故事的背景下,阿米尔似乎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有着拉辛汗这样一个人物,始终支持着他,引导着他,监督着他,最终帮助他完成了健全人格的自我重塑。拉辛汗的每次出场,都给人带来希望,带来寄托,带来光明。无论是故事中的人物,还是正在阅读的我们,拥有“拉辛汗”无疑是幸运的,如果还没有,那我们不妨努力成为“拉辛汗”,去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像那句话所说,无需凭借谁的光,去做自己的太阳。

    《追风筝的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地方,比如阿米尔和索拉雅的爱情,阿米尔和哈桑儿子索拉博之间的互动,尤其是最后他带着索拉博放风筝的画面,让我唏嘘不已,由衷的为主人公感到释怀和开心。在小说里面,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安丰路金安区政府大院 查询、咨询热线:0564-12368
    网站备案: 皖ICP备11009681号-2  技术支持:安徽雷速
  • 抖音

    快手

    微信

    今日头条

    微博